高风险项目警示

水上运动
  • 参加水上活动宜结伴同行,需事先了解活动场地是否合法以及各项器材的使用操作,请听从专业教练指导。浮潜装备不能替代游泳能力,不会游泳的客人,请不要尝试。
  • 请事先了解地形、潮汐、海流、风向、温度、出入口等因素,如上述因素不适合水上活动,不要勉强参加。
  • 参加特殊的活动行程,请严格遵守穿救生衣的规定,且应全程穿着,如活动场地或教练未提供救生衣,则应主动要求。
  • 乘坐游艇及水上摩托车,不得跨越安全海域,游客亦不能在水上摩托车、快艇、拖曳伞等水上活动范围区内游泳。
  • 注意活动区域的安全标示、救援设备及救生人员的设置地点。
  • 应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心脏病、高血压、感冒、发烧或醉酒的客人,不能参加水上活动,感觉身体疲倦、寒冷时,应立即离水上岸。
  • 避免长时间浸在水中或曝晒在阳光下,不能长时间闭气潜水以免造成晕眩发生意外;潜入水里时需使用耳塞,以防水压冲击耳膜造成伤害。浮潜时应携带漂浮装备,切勿让头部先入水。
  • 乘坐游艇前应先了解游艇的载客量,如有超载应予拒乘,搭乘时不要集中在甲板一侧,以免船身失去平衡。
  • 对于安排的行程之外的各种水上活动,参加前应谨慎评估其安全性及自身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空中项目

热气球活动风险防范:

一天中太阳刚刚升起时或太阳下山前一、二个小时,是热气球飞行的最佳时间,因为此时的风通常很平静,气流也很稳定。大风、大雾都不利于热气球的飞行。谨遵当地工作人员的指示,切勿违反安全规定。

高空跳伞活动风险防范:

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度近视等眼部疾病的客人以及孕妇等不建议高空跳伞,切勿隐瞒病史,盲目参与。由于跳伞是一项特别受天气影响的运动,如果遇到不适合跳伞的天气(大风、暴雨),即使有营业的跳伞服务提供商也切勿参加。如有特殊需求(如跳伞过程中不要旋转等需求)请在跳伞前与教练充分沟通清楚,避免跳伞过程中出现不适。谨遵教练的要求和指示,切勿违反跳伞规定。

发生事故紧急处理方案:

  • 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 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给予心肺复苏及恰当的止血方法救治。
  • 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 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 1 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 骨折处理:详细、认真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对闭合性骨折应用夹板或康能气垫固定以减轻疼痛、防止继发性损伤,对开放性骨折外露断端不要复位,只作消毒敷料创面包扎,疑似或确诊脊柱及骨盆骨折者,应尽量使身体处于同一水平固定于铲担架上搬运,禁止弯腰和抬腿,以免损伤脊髓,造成瘫痪。活动性出血应予加压包扎,上止血带者,注意上带时间。
玻璃栈道

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的客人不建议参加玻璃栈道的活动,切勿隐瞒病史,盲目参与。请遵从景区或者项目工作人员的指示,充分了解项目风险,按照要求配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切勿在活动过程中做出危险行为。在游玩过程中遵循安排,有序进行,预留足够安全空间,避免拥挤或推搡发生挤压、拉伤、跌伤、落水、坠落等意外事件,注意保持安全间距。部分高风险项目对身体状况有较高要求,切勿隐瞒病史,盲目参与。

蹦极
  • 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
  • 着装要尽量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
  • 跳出后注意控制身体,不要让脖子或胳膊被弹索卷到。
  • 年龄在15周岁以下或45周岁以上的人群,不适宜参加蹦极运动。

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不宜人群有:

  • 青光眼、深度近视者(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9.8米/秒方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
  • 孕妇或生理期女性;
  • 腰椎盘突出,曾经有过骨折病史者;
  • 手术后未痊愈者;
  • 酒后及过度疲劳者;
  • 急性病症(如急性胃肠炎等)、出血症;
  • 重症心脏病、晚期高血压、呼吸功能障碍者;
  • 恶性肿瘤、癫痫病等;
  • 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登山/徒步
  • 登山/徒步前应先检查身体。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体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 事先了解好登山/徒步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 对当天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徒步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 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 在登山/徒步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必要的,登山时思想要沉着,动作要缓慢。尤其是老年人和体弱的人更要注意这一点,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 登山/徒步不是为了竞争,只是为了健身或游乐。因此要不计速度,只求逍遥。或沿石级扶梯,或寻林荫小路,缓慢而行,观风景,览古迹,边谈边游,妙趣横生。
  • 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手杖,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减低坡度。
  • 向上攀登时,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不仅省力,还会使人显得精神,充满活力。
  • 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感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
  • 在登山/徒步时,还要时时预防腰腿扭伤,因此,在每次休息时,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温泉

注意事项:

  • 浸泡前饮一杯温开水(约200ml),补充水分。
  • 饭后勿立即泡温泉,约40-60min后浸泡为宜,否则会妨碍食物消化;饥饿时勿泡温泉,否则容易疲劳,发生低血糖、头晕、心慌、甚至虚脱。
  • 入池前,须摘下身上的贵重金属饰品,以防被温泉硫化变色。
  • 泡汤前将全身冲洗干净及卸妆,同时暖身以适应水温。选择温泉池时,一般由低到高逐渐适应。
  • 分段浸泡,从脚部开始,然后到腰部,再至心脏位置;泡汤过程中如感觉胸闷、口渴、头晕、出虚汗,可出池休息片刻,适当补充水分。
  • 浸泡至全身出汗为好,但勿大汗淋漓。若泡得全身通红,并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浸泡。
  • 每次浸泡不应超过15分钟,上池休息,然后再开始另一个循环。
  • 冬季浸泡离池时,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
  • 浸泡后应适当饮淡盐水或温开水。浸泡过程中,尽情享受,舒展全身。独自浸泡时,多想愉悦的事情,也可仰天冥想、闭目养神,效果更佳。这些均会使大脑分泌“快乐素”(脑内吗啡),使脑部血流量加快。脑细胞活跃,迅速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不宜人群:

  • 孕妇或生理期女性;
  • 手术后未痊愈者;
  • 酒后及过度疲劳者;
  • 急性病症(如急性胃肠炎等)、出血症;
  • 重症心脏病、晚期高血压、呼吸功能障碍者;
  • 传染病(如急性肝炎);
  • 恶性肿瘤、癫痫病等;
  • 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客人须遵照医生指示及有健康成年人陪伴方可入池浸泡。